“養醫結合”新模式如何避開醫改衝擊
  養老設施怎樣走出“落地難”困境
  在杭省人大代表“問診”杭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本報記者 魏皓奮
  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杭省人大代表視察杭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先後實地視察了拱墅區大塘巷居家照料中心、新開張的民辦機構和睦老人公寓、公辦機構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並召開了座談會,進行滿意度測評。
  在視察和座談中,許多代表充分肯定了杭州市養老服務取得的成就,同時也呼籲各部門應加強合作,將出台的養老服務新政落到實處。
  和睦老人公寓力推“養醫結合” 或將受到公立醫院改革影響
  昨天上午,人大代表們視察的其中一個點,就是新成立的民辦養老機構——位於拱墅區的和睦老人公寓。
  位於文嵐街89號的和睦老人公寓,毗鄰熱鬧的運河新天地,交通方便,又不失悠閑與清靜,是拱墅區老人公寓的擴建合作項目。總用地面積8000平方米,可容納400個老人入住,開張2個月以來,已入住70多位老人。
  “養醫結合”(養老院+醫院)是和睦老人公寓最大的亮點,這也是杭州養老機構未來鼓勵發展的一種養老新模式。
  公寓設立了康復中心、醫療中心等五大中心,最大程度滿足了現階段老人的綜合養老需要。比如,每一樓層的護士站都有24小時專人值班,提供配藥、打針等日常照料服務。對於理療、按摩等日常保健需求,在公寓內的康復室里也能實現。
  視察中,省人大代表、下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朱種毅說,民辦養老機構與一些醫療機構合作,走“養醫結合”的新模式,適合老人的需要,既方便老人保健、醫療,看病費用又能進醫保。同時,也可以彌補養老機構運行的費用。但現在,公立醫院改革實施藥品零差價,對新的“醫養結合”模式帶來了衝擊,因為養老機構難以收取診療費用,藥價又無利潤,原來預計的15%藥價差部分的收益就難以落實,這些問題需要儘早分析。
  有政策,卻無土地、無房屋 養老設施遭遇“落地難”
  截至2013年底,杭州市新增養老床位7028張,累計達到4.8萬張,每百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3.61張,在全國36個大中型城市中人均擁有床位數排名第一。但杭州市養老事業也面臨著諸多難題,杭州市副市長戚哮虎說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養老設施“落地難”。
  雖然政策明確,民辦養老機構可以劃撥或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但實際上“落地”很難,無土地、無房屋。比如,市中心的地塊,搞房地產的話,都是上億元的收入,投入老年公寓還要倒貼,實施難度很大。
  杭州主城區的許多老小區也面臨同樣難題,老年人口多,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需求強烈,但配套用房緊張。
  按照杭州的新政策,小區中每百戶要配備20平方米建築面積標準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配套用房,實際上卻難以落實。
  戚哮虎說,按照杭州市政府計劃,今年要完善居家養老15分鐘步行圈,新增擴建500餘傢具有綜合性服務功能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還要擴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人數,主城區政府購買服務人數達老年人口比例從4.4%增加到5.5%。而不論是日照中心,還是服務於社區居家養老的機構,都需要養老配套用房的支撐。
  (原標題:“養醫結合”新模式如何避開醫改衝擊養老設施怎樣走出“落地難”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63qicu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